本周宏觀數據整理
1月5日至1月12日,美元指數下跌0.16%,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下跌0.12%達到1:7.1590。美國一年期及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跌,而三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呈現上漲。黃金期貨價格下跌0.70%。比特幣上漲5.44%。以太幣大漲15.41%。大宗商品中,紐約原油價格上漲,而螺紋鋼、玉米期貨及大豆期貨價格則呈現下跌。
信息來源:英為財情、新浪財經等
每周宏觀大事件整理
【CPI環比轉正!中國12月CPI同比-0.3%,PPI同比-2.7%】
1月12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中國12月CPI同比-0.3%,預期-0.4%,前值-0.5%,同比降幅收窄;環比上漲0.1%,前值-0.5%,環比由降轉漲。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6%,漲幅與上月相同,漲幅保持穩定。與此同時,中國12月PPI同比-2.7%,預期-2.6%,前值-3%,同比降幅收窄;PPI環比-0.3%,與前值持平。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進行了解讀。受豬肉價格下滑、寒潮天氣、節前消費需求增加影響,12月CPI環比由降轉漲,同比降幅收窄:從環比看,食品中,雨雪寒潮天氣影響鮮活農產品生產儲運,加之節前消費需求增加,鮮菜、鮮果及水產品價格分別上漲6.9%、1.7%和0.9%,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19個百分點;非食品中,受國際油價持續下行影響,國內汽油價格下降4.7%,降幅比上月擴大1.9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17個百分點,是拉低CPI環比漲幅的主要因素;從同比看,食品中,豬肉價格下降26.1%,降幅收窄5.7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43個百分點,是帶動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
【中汽協:2023年汽車產銷創歷史新高 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增37.9%】
1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2023年汽車工業產銷情況。2023年全年汽車產銷量、出口量均創歷史新高。乘用車穩健增長,商用車市場企穩回升,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增長。2023年全年汽車產銷量雙超3000萬輛創歷史新高,實現兩位數較高增長,連續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體來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026.1萬輛和3009.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6%和12%。與上年相比,產量增速提升8.2%,銷量增速提升9.9%。12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07.9萬輛和315.6萬輛,產量環比下降0.5%,銷量環比增長6.3%,同比分別增長29.2%、23.5%。全年整體市場銷量呈“低開高走,逐步向好”的特點。
新能源汽車保持產銷兩旺發展勢頭,2023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8%、37.9%,市場占有率達到31.6%,高于上年同期5.9%。1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7.2萬輛和119.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7.5%和46.4%,市場占有率達到37.7%。
汽車出口再創新高,強勢拉動汽車產銷增長。2023年,汽車出口491萬輛,同比增長57.9%,出口對汽車總銷量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5.7%。12月,汽車出口49.9萬輛,環比增長3.5%,同比增長54.3%。汽車出口量前十的國家中,俄羅斯、墨西哥和比利時出口量位居前三,市場表現較強。新能源汽車出口的前三大國家為比利時、英國和泰國。
展望后市,預計2024年中國汽車總銷量將超過3100萬輛,同比增長3%或以上。其中,乘用車銷量2680萬輛,同比增長3%;商用車銷量420萬輛,同比增長4%。新能源汽車銷量1150萬輛,出口550萬輛。
【2023年我國出口同比增0.6%,“新三樣”出口首破萬億大關,汽車出口量大增57.4%】
據海關統計,2023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1.76萬億元,同比增長0.2%。其中,出口23.77萬億元,增長0.6%;進口17.99萬億元,下降0.3%。
海關統計顯示,2023年,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9.47萬億元,增長2.8%,占進出口總值的46.6%,提升1.2個百分點。對拉美、非洲分別進出口3.44萬億元和1.98萬億元,分別增長6.8%和7.1%。四季度對歐盟、美國進出口回暖,全年分別進出口5.51萬億元、4.67萬億元,分別占13.2%和11.2%。
出口方面,產品競爭優勢穩固,出口動能豐富活躍。2023年,我國出口機電產品13.92萬億元,增長2.9%,占出口總值的58.6%。其中,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1.06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大關,增長29.9%。初步統計,2023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38萬億元,增長15.6%。
信息來源:國家統計局、海關總署、中汽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