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數據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4年5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37.2萬輛和241.7萬輛,產量環比下降1.4%,銷量環比增長2.5%,同比分別增長1.7%和1.5%。1-5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38.4萬輛和1149.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5%和8.3%,產銷增速較1-4月分別收窄1.3個和2個百分點。
5月,汽車出口48.1萬輛,環比下降4.4%,同比增長23.9%。分車型看,乘用車出口39.7萬輛,環比下降7.4%,同比增長22.1%,商用車出口8.4萬輛,環比增長12.6%,同比增長32.7%。1-5月,汽車出口230.8萬輛,同比增長31.3%。分車型看,乘用車出口193.7萬輛,同比增長32%,商用車出口37.2萬輛,同比增長27.9%。
5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05.1萬輛和207.5萬輛,環比分別增長0.1%和3.7%,同比分別增長2%和1.2%。1-5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970.9萬輛和976.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1%和8.5%。5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32.1萬輛和34.1萬輛,環比分別下降10.1%和4.5%,產量同比下降0.2%、銷量同比增長3.3%。1-5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67.5萬輛和173.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1%和7.1%。
5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4萬輛和95.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1.9%和33.3%,市場占有率達到39.5%。1-5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92.6萬輛和38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0.7%和32.5%,市場占有率達到33.9%。
部分新能源廠商具體零售銷量如下:
(圖片來源:電車報告)
重點行業動態
1. 政策跟蹤
6月4日,工信部等四部門有序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研究確定了9個進入試點的聯合體。
其中,長安、比亞迪、廣汽、上汽、北汽藍谷、一汽、上汽紅巖、宇通客車以及蔚來等9家車企進入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聯合體名單。同時,工信部指出,試點的組織實施共分為五個階段,分別是試點申報、產品準入試點、上路通行試點、試點暫停與退出、評估調整。當前,只是完成試點申報階段的遴選,并不代表具有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取得準入許可或允許上路通行。接下來四部門將指導進入試點的聯合體開展試點實施工作。 (來源:華爾街見聞)
5月1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家能源局五部門發布關于開展2024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選取適宜農村市場、口碑較好、質量可靠的新能源汽車車型,開展集中展覽展示、試乘試駕等活動,豐富消費體驗,提供多樣化選擇。組織充換電服務,新能源汽車承保、理賠、信貸等金融服務,以及維保等售后服務協同下鄉,補齊農村地區配套環境短板。落實汽車以舊換新、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等支持政策,將“真金白銀”的優惠直達消費者。 (來源:汽車之家)
國務院近日印發《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提出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車購買限制,落實便利新能源汽車通行等支持政策。消息引發各界廣泛關注。汽車業界普遍認為,如果放開對新能源汽車的購買限制,將極大促進新能源市場容量的釋放,提升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率,加速市場競爭和行業的洗牌,同時促進和擴大消費。目前,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對新能源汽車購買設置了一定條件。例如,上海規定,對持有上海市居住證的來滬人員,需申請之日前36個月在上海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來源:中工網)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5月27日發布公告,就《乘用車制動系統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等五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公開征求意見。《乘用車制動系統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征求意見稿)對裝備電力再生式制動系統的車輛的附加要求增加如下條款:對于A型及同時具有A型和B型電力再生制動系統的車輛,在前進擋下通過松開加速踏板實現的制動作用不能使車輛減速至停車。(來源:界面新聞)
2. 歐盟委員會將從7月起對進口中國電動汽車征收最高38.1%的額外關稅
6月12日,歐盟委員會發布公告稱,如無法與中方達成解決方案,加征關稅將于7月4日左右實施。歐盟委員會表示,對比亞迪、吉利汽車和上汽集團將分別加征17.4%、20%和38.1%的關稅;對其他制造商將征收21%的關稅;進口自中國的特斯拉汽車可能適用單獨的稅率(來源:新京報)
3. 美國宣布將自8月1日開始對中國電動汽車、電池和芯片加征關稅
當地時間5月22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就對華加征301關稅發布公告稱,對電動汽車及其電池、電腦芯片和醫療產品等一系列中國進口商品大幅加征關稅的部分措施將于8月1日生效。USTR在一份聯邦通知中表示,為期30天的公眾意見征詢期將于6月28日結束。(來源:界面新聞)
4. 五家車企集體造假 日本汽車品牌陷入形象與信任危機
日本國土交通省近日通報說,豐田、馬自達、雅馬哈發動機、本田、鈴木5家日本車企在量產認證申請過程中存在碰撞數據造假、發動機功率測試舞弊、剎車測試成績造假等違規行為。日本國土交通省的通報顯示,涉事5家車企的38種車型存在認證欺詐問題。具體而言,豐田在碰撞測試數據上造假,馬自達篡改發動機功率測試的控制軟件,雅馬哈在不合規條件下進行噪聲測試,本田在噪聲測試數據上造假,鈴木在剎車測試上造假等等。目前,這5家車企存在欺詐的32款車型已經停產。其中本田涉及車型最多,為22款,且均已停產;豐田涉及車型有7款,其中3款仍在生產,包括“卡羅拉菲爾德”“卡羅拉愛信”和“Yaris Cross”。(來源:光明網)
1. 比亞迪秦L DM-i,定位中級轎車,新車指導價區間9.98-13.98萬元,秦L是第一臺搭載比亞迪第五代DM-i插混系統的新車,秦L的綜合續航里程達到了2000公里級別,饋電油耗達到2.9L。新車搭載1.5L發動機+電動機組成的第5代DM-i混動系統,發動機最大功率74kW,電動機最大功率160kW。另外,新車配備的是來自鄭州弗迪的磷酸鐵鋰電池,容量有15.87千瓦時與10.08千瓦時兩種,對應的純電續航里程分別為90公里與60公里(WLTC工況)。
2. 比亞迪海獅07EV,定位中型都市智電SUV,共推出四款車型,官方售價18.98萬-23.98萬元,是比亞迪e平臺3.0 Evo打造的首款車型。外觀融合OceanX概念,內飾家族化設計,搭載智能芯片和L2級輔助功能。動力有后驅和四驅選擇,續航可達610km。全車搭載12個超聲波雷達、5個毫米波雷達、11個攝像頭,它配備的是DiPilot 100天神之眼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支持NOA高速領航等多項輔助駕駛功能。
3. 奇瑞星紀元ET,定位為中大型SUV,軸距達到3米級。它配備有副駕零重力座椅,支持一鍵躺平、加熱/通風/按摩等功能,中控搭載15.6英寸大屏,可以車家互聯、寶寶模式、寵物模式等。動力上,增程版本三款車均為后驅,最大功率為115kW,零百加速7.8秒,不算強。純電續航為200km,綜合續航可達1500km 。EV車型后驅入門版為313馬力,還有前后雙電機版為480馬力,以及進階版為562馬力。純電版本最高續航可達760公里。
1. 禾賽科技
5 月 21 日,禾賽科技(納斯達克: HSAI)公布了 2024 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本季度核心業務穩健,全球前裝量產合作迎來新突破。第一季度,禾賽科技實現營收 3.6 億元人民幣;激光雷達總交付量達 59,101 臺,同比增長 69.7%;其中 ADAS 產品交付量為 52,462 臺,同比增長 86.1%。Robotaxi 業務和 ADAS 業務綜合毛利率為 38.8%,展現了出色的經營效率和商業化能力。本季度,禾賽海外 ADAS 業務取得突破性進展。憑借卓越的產品技術實力與大規模量產交付能力,禾賽與兩家全球收入排名前十的國際汽車廠商達成了激光雷達量產定點合作,其中包括一家國際頂級汽車品牌的全球量產車型。截至目前,在《財富》世界 500 強榜單全球收入最高的 10 家國際汽車廠商中1,有 6 家汽車廠商或其合資合作伙伴已經與禾賽達成了量產定點合作關系。
2. 億咖通科技
6月5日,全球出行科技企業億咖通科技(納斯達克股票代碼:ECX)宣布與騰訊智慧出行全面深化戰略合作。簽約現場,在億咖通科技高級副總裁蔡莉莉與騰訊智慧出行副總裁、騰訊智慧出行負責人鐘學丹的見證下,億咖通科技高級副總裁張容波與騰訊智慧出行副總裁李博正式簽署協議,宣布雙方戰略合作升級。雙方計劃以億咖通科技在汽車智能化的解決方案和領先生態為基礎,結合騰訊在大數據、云計算、AI(人工智能)、地圖及車娛生態等領域的技術與服務,共同探索未來出行場景的技術進步和體驗革新。
3. 深之藍水下機器人
日前,天津市在國家海上油氣應急救援天津基地舉行“2024年駐津央企應急救援聯動合作協議簽約儀式暨天津市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隊伍授牌儀式”。深之藍憑借卓越的專業能力和在應急救援領域的突出貢獻,被授予天津市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隊。這一榮譽彰顯了深之藍在應對危險化學品事故方面的專業實力,也體現了其在保障公共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的積極作為。深之藍將繼續遵守“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密切配合、注重實效、穩步推進”的原則,不斷提高應急救援能力,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