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數據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4年6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0.7萬輛和255.2萬輛,環比分別增長5.7%和5.6%,同比分別下降2.1%和2.7%。伴隨汽車以舊換新活動持續開展,地方配套政策陸續出臺,企業新車型不斷上市,香加車企半年度節點沖量,6月汽車市場環比繼續保持增長。1-6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389.1萬輛和1404.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9%和6.1%,產銷增速較1-5月分別收窄1.7個和2.2個百分點。
6月,汽車出口48.5萬輛,環比增長0.7%,同比增長26.9%。分車型看,乘用車出口40.3萬輛,環比增長1.4%,同比增長29.1%,商用車出口8.2萬輛,環比下降2.5%,同比增長16.9%。1-6月,汽車出口279.3萬輛,同比增長30.5%。分車型看,乘用車出口233.9萬輛,同比增長31.5%,商用車出口45.4萬輛,同比增長25.7%。
6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17.7萬輛和221.5萬輛,環比分別增長6.2%和6.7%,同比分別下降1.9%和2.3%。1-6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188.6萬輛和1197.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4%和6.3%。6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33萬輛和33.7萬輛,產量環比增長2.8%、銷量環比下降1.2%,同比分別下降3.5%和4.9%。1-6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00.5萬輛和206.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和4.9%。
6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0.3萬輛和104.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8.1%和30.1%,市場占有率達到41.1%。1-6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92.9萬輛和494.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0.1%和32%,市場占有率達到35.2%。
部分新能源廠商具體零售銷量如下:
(圖片來源:乘聯分會)
重點行業動態
1. 政策跟蹤
7月3日,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消息,工信部聯合公安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確定了20個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北上廣深均包括在內。工信部就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工作問答,表示開展此次應用試點的預期成果是:一是建成低時延高可靠的網聯云控基礎設施。二是促進多場景自動駕駛規模化應用。三是探索形成“車路云一體化”投建運新型商業模式。明確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試點商業化運營主體,鼓勵探索國資平臺、車企、運營商、科技公司等多主體投資共建、聯合運營的發展模式,探索形成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新型商業模式。四是形成統一的標準與測試評價體系。 (來源:華爾街見聞)
6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關于打造消費新場景培育消費新增長點的措施》的通知,通知中提到鼓勵限購城市放寬車輛購買限制,增發購車指標。通過中央財政和地方政府聯動,安排資金支持符合條件的老舊汽車報廢更新。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支持汽車置換更新。擴大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范圍。穩步推進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運營,打造高階智能駕駛新場景。開展智能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開展城市汽車流通消費改革試點。 (來源:華爾街見聞)
6月21日,工信部發布2024年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其中提到,加大智能網聯汽車標準研制力度。推動整車信息安全、軟件升級、自動駕駛數據記錄系統等強制性國家標準,以及自動駕駛通用技術要求、自動駕駛功能道路試驗方法、自動駕駛設計運行條件、數據通用要求、LTE-V2X等推薦性國家標準發布實施,加快信息安全工程、自動駕駛功能仿真試驗方法等在研標準制定,推進自動緊急制動系統、組合駕駛輔助系統通用技術規范、汽車密碼技術要求等強制性國家標準以及軟件升級工程、數據安全管理體系等標準立項及起草,構建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管理支撐標準體系。推動全景影像、智能限速等標準發布,推進自動泊車、自動駕駛測試場景術語等在研標準制定,開展網聯化等級劃分、列隊跟馳等標準預研,規范和引領智能網聯汽車產品發展。(來源:第一電動)
6月18日,國家發改委召開6月新聞發布會,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李超介紹相關情況,在城際方面,重點是加快推進公路沿線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今年全國計劃新增公路服務區充電樁3000個、充電停車位5000個;城市方面,重點是結合城市體檢、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完整社區建設試點等,因地制宜推進社區充電設施建設和改造;縣域農村方面,加大力度支持農村地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組織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應用示范縣和示范鄉鎮,開展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試點工作,在2024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中組織充換電服務協同下鄉。 (來源:華爾街見聞)
2. 7月5日起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
7月4日,歐盟委員會宣布,經過為期九個月的反補貼調查后,將對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BEV)征收臨時反補貼稅。此臨時關稅將于2024年7月5日生效,最長持續四個月,期間歐盟成員國將進行投票,決定是否將其轉為為期五年的正式關稅。據悉,此次臨時關稅針對部分中國生產商不同設定,比亞迪17.4%,吉利19.9%,上汽37.6%。其他合作但未被抽樣的公司將被征收20.8%的加權平均關稅,而未合作的公司稅率則為37.6%。歐盟委員會強調,此舉是為了應對中國新能源車企在歐洲市場的快速擴張。近年來,受到歐洲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推動,疊加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完善、規模優勢明顯等因素,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歐洲的市場份額顯著增加,對當地汽車工業造成了潛在影響。去年10月,歐盟啟動了對中國產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以應對其被指向歐洲傾銷過剩產品的問題。(來源:汽車之家)
3. 馬斯克預計FSD年底前在華獲批
7月24日,當地時間5月22日,特斯拉發布2024財年第二季度財報,其第二季度營收255.00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249.27億美元相比增長2%。凈利潤為14.94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凈利潤26.14億美元相比大幅下降。特斯拉CEO馬斯克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將在歐洲和中國申請監管批準以實施監督下的FSD(Full-Self Driving,完全自動駕駛),預計在今年年底前獲得批準。(來源:快科技)
1. 全新埃安AION V,定位緊湊型SUV,售價12.98-18.98萬元,全新埃安AION V基于AEP純電平臺打造,提供激光雷達,最大續航750km,最快可實現充電15分鐘補能370km。動力方面,全新AION V將根據配置不同提供高低功率兩種驅動電機,其最大功率分別150千瓦和165千瓦。
2. 比亞迪2025款海豚,定位小型車,共推出四款車型,售價區間9.98-12.98萬元,作為小改款車型,其整體造型基本沿用了老款車型的設計風格。動力方面,該車采用e平臺3.0技術,并配備DiPilot智能輔助駕駛新系統包含ACC自適應巡航、AEB自動緊急制動、LDA車道偏離輔助等。動力方面,新車將根據配置不同提供最大功率為70千瓦和150千瓦驅動電機,并提供CLTC 420公里和520公里續航里程供選擇。
3. 2025款極氪X,基于SEA浩瀚架構打造的緊湊型SUV,新車共推出3款配置,售價為20.00-22.00萬元。新車提供單電機后驅和雙電機四驅車型可選,其中單電機車型最大功率200千瓦,峰值扭矩為343牛·米;雙電機車型最系統綜合功率為315千瓦,峰值扭矩為543牛·米。電池方面,新車將搭載66千瓦時三元鋰電池組,根據配置不同提供500km、512公里以及560公里可選。
4. 零跑C16,定位6座中大型SUV,新車共推出6款車型,售價區間為15.58-18.58萬元,還配備8295芯片、激光雷達以及后排娛樂屏等配置。動力方面,新車提供純電版和增程版車型,前者電動機最大功率215kW,配備磷酸鐵鋰電池和800V技術,30%-80%補能可在15分鐘完成,續航里程520km,純電車型最大功率215kW,0-100km/h加速6.37秒;增程版車型搭載95馬力1.5L四缸增程發動機,電機最大功率170kW,純電續航里程為200km,饋電油耗5.4L/100km,CLTC綜合續航里程1095km。
1. 禾賽科技
6 月 28 日,九識智能召開了無人車新品發布會,正式發布了 2024 Z5 全新車型產品,其采用了禾賽激光雷達產品 AT128。禾賽科技成為九識該車型的獨家激光雷達供應商,雙方將共同推動車規級半固態激光雷達在 L4 級自動駕駛無人物流領域的率先應用,攜手為更安全的智能物流服務商業化落地而共同努力。本次九識智能發布的新款無人車 Z5 2024,搭載了 4 顆禾賽 AT128 激光雷達,其內部集成了 128 個激光器,每秒 153 萬的超高點頻可對周圍環境實現高精度的三維掃描,助力九識無人車更好地規劃路徑、智能避障。
近日,國際權威研究機構 Yole Group 旗下 Yole Intelligence 發布了《2024年全球車載激光雷達市場報告》1(Lidar for Automotive 2024,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禾賽在車載激光雷達市場摘得四項全球第一:全球車載激光雷達市占率第一、全球ADAS市占率和搭載量雙項第一、全球自動駕駛激光雷達市占率第一,也成為了此領域唯一一個連續三年獲“多項全球第一”殊榮的中國企業,強調了禾賽在全球激光雷達市場中的領先地位及持續領跑態勢。
2. 億咖通科技
近日,全球出行科技企業億咖通科技(納斯達克股票代碼:ECX)宣布與DXC Luxoft(紐交所股票代碼:DXC)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攜手推進車載信息娛樂系統、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等汽車智能化領域的聯合研發,共同為駕乘者在全球范圍內提供更為創新、優質的用戶體驗。
6月25日晚,以“空間王者,全球首航”為主題,LEVC旗下首款豪華純電MPV——“陸地空客”L380在浙江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正式上市,億咖通科技以基于兩顆7nm車規級高性能“龍鷹一號”SoC打造的安托拉®1000 Pro計算平臺為基座,助力L380車型打造滿足MPV多人交互的豪華智能座艙體驗,助力LEVC品牌加速進入電動化、智能化、高端化的全球戰略3.0時代。
3. 深之藍水下機器人
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今天揭曉。深之藍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憑借“深海影像探測關鍵技術裝備與應用”項目,榮獲2023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作為國家科學技術獎的重要獎項之一,該獎項旨在表彰在科學技術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團隊。這一獎項的獲得,是對深之藍在深海影像探測領域所取得成就的充分肯定,充分彰顯了深之藍在深海探測技術領域的實力與水平。該項目不僅攻克了多項技術難題,提高了深海探測的精準度和效率,同時也為我國海洋科學研究與資源開發提供了重要支撐。未來,深之藍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繼續致力于深海探測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為推動我國海洋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