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宏觀數據整理
2024年12月27日至2025年1月3日,美元指數上漲0.89%,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上漲0.43%。美國一年期、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跌,而三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則呈現上漲態勢。黃金期貨價格上漲0.74%。比特幣上漲0.38%。以太幣上漲2.11%。大宗商品中紐約原油、玉米期貨價格及大豆期貨價格均呈現上漲態勢,而螺紋鋼的價格則出現下跌。
信息來源:英為財情、新浪財經等
每周宏觀大事件整理
【發改委:將實施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等購新補貼,一視同仁支持不同所有制企業以舊換新】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今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展望2025年,我國超大規模消費市場優勢沒有改變,消費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改變,消費市場將持續呈現平穩增長態勢。我們將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把促消費和惠民生結合起來,初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力施策:
一是促進居民增收減負。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支持更多的勞動者以技能提升帶動崗位收入提升。因地制宜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
二是豐富消費產品服務供給。一方面,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我們將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等消費品納入到支持品類。一視同仁支持線上、線下渠道,不同所有制、不同注冊地企業參與以舊換新。另一方面,擴大服務消費,打造龍頭企業和服務品牌,放寬市場準入限制,以高質量供給來引領有效需求。
三是培育消費新增長點。今年冬天,不僅東北、內蒙古、新疆等北方地區冰雪消費火熱,上海、湖北、四川等地室內滑雪場也持續“升溫”。我們將持續提升冰雪場地設施數量和公共服務水平,提升這方面的消費。另外大家都知道,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超過2.9億,我們將聚焦老年人的多樣化需求,培育潛力產業,擴大老年助餐、居家助老、社區便民、機構養老等服務,讓智能輔具、銀發專列、老年游學等新鮮事物進入更多老年人生活。尤其是老年助餐、居家助老,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潛力都非常大,希望有關企業加大這方面的投資。
四是改善消費環境。完善商貿物流體系和冷鏈物流體系,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落實好帶薪年休假制度,釋放節假日消費需求。辦好中國品牌日活動,組織開展國貨潮品進鄉村、進社區等公益行動。持續推進信用體系建設,著力營造放心的消費環境。
【六部門:推動數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打造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大力培育創新型中小數據企業】
12月30日周一,為促進數據產業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布《關于促進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
到2029年,數據產業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15%:《意見》表示,到2029年,數據產業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15%,數據產業結構明顯優化,數據技術創新能力躋身世界先進行列,數據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大幅提升,催生一批數智應用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涌現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據企業,數據產業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區域聚集和協同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對符合條件的數據產業項目予以支持,鼓勵“投早投小”:《意見》提出,利用中央預算內投資等相關資金,對符合條件的數據產業項目予以支持。鼓勵“投早投小”,充分發揮現有政府投資基金作用,支持有條件的地方設立數據產業投資引導子基金,培育數據領域專業性投資機構,推動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鼓勵地方建立數據企業培育庫,加強投融資合作對接。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引導金融機構創新符合數據企業發展特征的金融產品。
大力培育創新型中小數據企業:《意見》提出,鼓勵有條件的行業龍頭企業、互聯網平臺企業設立數據業務獨立經營主體,支持數據企業做強做優做大,促進集約化、規模化發展。大力培育創新型中小數據企業,支持向專業化、精細化發展,引導龍頭企業為中小企業提供數據、算法、算力等資源使用便利。加強產學研用協作,打造數據產業創新聯合體,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的生態體系。
推動數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打造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意見》指出,面向數據高效流通利用,統籌推進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布局建設,構建泛在可及、智能敏捷、協同高效的基礎設施服務能力。支持企業結合應用場景,推進安全可信的數據基礎設施建設。開展數據基礎設施相關標準研制,逐步形成可推廣復用的技術方案和實施規范,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發展通算、智算、超算等多元化算力資源,支持企業參與算力全產業鏈生態建設,構建一體化高質量算力供給體系。加強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的數據傳輸技術應用,加快算網融合、并網調度、儲能散熱等關鍵技術創新。支持采用彈性帶寬、任務式服務、數據快遞等方式,降低網絡使用成本。
加強新型存儲技術研發,支撐規模化、實時性跨域數據存儲和流動:《意見》提出,大力推動云邊端計算技術協同發展,支持云原生等技術模式創新,形成適應數據規模匯聚、實時分析和智能應用的計算服務能力。加強新型存儲技術研發,支撐規模化、實時性跨域數據存儲和流動,提高智能存儲使用占比。面向人工智能發展,提升數據采集、治理、應用的智能化水平。強化數據標注、數據合成等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可信數據空間、區塊鏈、隱私計算、匿名化等可信流通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
信息來源: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華爾街見聞